前两天那篇《外卖员不够用了》的稿子,一堆外卖小哥在底下留言,看了一遍,总体的情况是:
除了高峰期没有太多单、派单价格不断降、时间更紧了、规矩还越来越多、众包几乎干不下去,只能全职。
今年外卖大战的打响没有改善这个情况,反而可能在加剧这个情况。
道理很容易理解。
因为外卖员门槛较低,新入局的平台虽然带来了新的单量,但也吸引了很多新人进来当外卖员,劳动力供给也增加了。
更不妙的是,餐饮外卖市场本身已经比较饱和了。现在很多新订单很多都是靠补贴产生的,比如1.9或者3.9元,不要起送费的咖啡饮料。
这些单不是真实的需求,补贴下,短期需求暴涨,商家爆单、外卖员超时。但补贴一旦暂停,这些临时创造出来的需求大部分都会消失,那么这些短时间多出来的几万、几十万外卖员就会面临无单可送的情况。
就算有一部分外卖员最后会退出这个市场,但很多人靠惯性还是会继续干这行。
劳动力供大于求,结果就是平台规矩更多、单价更低、规则更多。
因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。
这个情况还是有点让人担心的。因为不止京东进来了,看一些媒体报道阿里、拼多多都要加码即时配送,那就是说,可能还要招更多外卖员进来。
有人说,这些巨头在“下大棋”,要做即时零售,等即时零售单量起来了,外卖员就有活可以干了。
这个想法只能说比较美好,即时零售这个模式不是今年才有的,有些平台十年前就开始做了,包括现在推的前置仓都不是新的模式。
这些年,资本和创业者都是一波波的进来这个市场,再一波波的死。
多年下来,被验证的即时零售品类还是只有:生鲜、酒水、医药、鲜花等品类。所谓的最近涨得比较快的3C品类,有媒体报道,大部分也都是数据线、耳机这种低价电子品类。
这点市场,真的值得这么多巨头进来,劳心劳力地再建几张即时配送网络吗?
要是这个市场验证失败,补贴停止,短时间内这些外卖员的去向可能也会是个不小的问题。
京海策略-杭州在线配资-威海期货配资-实盘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